环境检查
将机器放置在水平、坚实且干燥的地面上,远离热源(如炉灶、暖气)和阳光直射,确保通风良好。
环境温度需控制在≤35℃,避免高温导致冷凝器散热不良,影响制冰效率。
机器背部和侧面需预留≥30cm空间,顶部预留≥60cm空间,便于散热和操作。
电源与水源
使用独立电源,配备熔断器及漏电保护开关,并可靠接地,防止触电风险。
水源需符合国家饮用水标准,建议加装水过滤装置,避免杂质堵塞水管或污染冰模。
连接进水管时,确保水压在1.5~3Kg/C㎡范围内,避免水压不足或过高影响制冰。
机器检查
开机前检查电线、插头是否完好,如有损坏需立即更换。
清洁机器表面油污、灰尘,检查冷凝头、软管等部件是否有裂痕或磨损,确保无安全隐患。
确认管道内介质为水,且温度≤125℉(51.7℃),避免高温介质损坏设备。
开机与制冰
插上电源插头,将开关置于“I”位置,系统开始自检,几分钟后“运行”灯亮起,机器进入制冰状态。
水泵先运行约2分钟排空气,随后压缩机启动,开始制冰。
当冰块厚度达到设定值(通常为3mm左右)时,冰板探针触发除霜电磁阀,热气进入蒸发器使冰块脱落,落冰档板翻转并打开磁簧开关,进入下一次制冰循环。
冰块调节与预约
根据需求调节冰块厚度:顺时针旋转调节螺钉(每转1/3圈,冰桥厚度改变1.5mm)。
部分机型支持24小时预约功能,可提前设定制冰时间,满足高峰时段用冰需求。
停机与取冰
当储冰桶内冰满时,磁簧开关无法闭合,机器自动停止工作;取走足够冰块后,磁簧开关重新闭合,延时3分钟后机器自动重启。
紧急停机时,将开关置于“O”位置或拔下插头,确保安全。
日常清洁
定期清洁水箱、冰槽和水管,防止水垢和细菌滋生。建议每2个月清洗一次,使用食品级除垢剂按比例调配后倒入水槽,开启自动清洗模式(长按定时键5秒,清洗20分钟后排掉污水)。
清洁冷凝器表面灰尘,使用吸尘器或小毛刷,避免使用尖锐工具损坏冷凝器。
长期存放
不使用时,清洗干净机器内部,用电吹风吹干冰模及箱内水分,防止霉菌滋生。
将机器放置在无腐蚀气体、通风干燥的地方,避免露天存放。
部件检查
定期检查冰板探针接线和连接支架,确保自由转动,避免探针位置偏移影响制冰效果。
检查水管、水槽是否有漏水现象,及时更换老化部件。
安全操作
搬运机器时小心轻放,防止剧烈震动;长途运输后需静置2~6小时再开机,避免损坏压缩机。
操作时保持双手干燥,避免触电;清洁或维修前务必切断电源。
水质管理
使用纯净水或经过过滤的水制冰,避免水质差导致冰块口感差或机器故障。
定期更换过滤装置,确保水质稳定。
故障处理
冰块生成慢:检查水源是否正常、水压是否足够,或清理冷凝器灰尘。
机器噪音大:检查是否放置平稳,或是否有异物卡住风扇。
指示灯异常:根据说明书排查故障代码,及时联系售后维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