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安装位置
需放置在干燥、通风良好的室内环境,避免阳光直射或雨淋,防止设备受潮导致电气故障。
环境温度需控制在5℃~35℃之间,避免低温结冰或高温影响制冷效率。
四周需预留至少30-50cm的操作空间,顶部间隙需大于50cm,确保散热效果。
2、水源与排水
水源需符合饮用水标准,并安装滤水器以过滤杂质,防止水管堵塞或水箱污染。
排水管需定期检查(每年1-2次),防止堵塞导致设备故障。
1、电源配置
电源需与设备铭牌标明的一致(如3P/380V/50Hz),电压波动不得超过额定电压的±10%,电网频率波动不得超过0.2Hz。
必须可靠接地,接地线需符合电气标准,防止漏电风险。
电缆需选用铜芯材质,若变压器至设备的电缆线长度超过30m,需增大电缆截面规格。
2、操作规范
清洁或维护设备时,必须关闭电源并等待内部完全降温后再操作,避免触电或烫伤。
严禁非专业人员擅自调整压缩机、冷凝器等核心部件的位置,防止损坏内部结构。
1、启动与停机
压缩机因缺水、结冰过多或断电等原因停机时,不得连续启动,需每5分钟启动一次,避免压缩机损坏。
长时间不使用设备时(如超过一周),需切断电源,松开皮带,排出残余水并加外罩防尘。
2、制冰与脱冰
制冰过程中需定期检查冰块厚度,可通过设备面板调节制冰时间以控制厚度。
脱冰时需等待自动除冰系统完成热氟加热冰桶内壁的过程,严禁手动撬动冰块。
1、负载控制
避免设备超负荷运转,防止压缩机过热或磨损加速。
定期检查进出口管接头,处理少量可能泄漏的残留水,防止腐蚀或短路。
2、冷却系统维护
冷凝器需放置在室外平整场地(日产量3吨以下无需室外存放),确保通风良好。
冷凝器与设备直线距离不得超过10m,避免制冷效率下降。
1、日常清洁
每日使用后需清理设备表面和水箱,保持卫生。
每周需排空内胆剩余水,用干净布擦干内胆,防止细菌滋生。
2、定期维护
每两个月需进行一次深度清洁,使用中性清洁剂擦洗设备,严禁使用酸性、碱性或腐蚀性溶剂。
定期检查并更换过滤器元件,确保水质卫生。
遵循制造商提供的维护指南,包括定期除霜(如需要)和清洁内部零件。
1、操作人员要求
操作和维护设备需由专业人员负责,需具备制冷领域相关经验及电气安装基本知识。
操作人员需熟悉设备面板功能(如预约定时、冰块厚度调节等),避免误操作导致故障。
2、应急处理
操作人员需掌握基本故障排除方法(如压缩机停机处理、排水管堵塞清理等)。
遇到无法解决的故障时,需立即停止使用并联系专业维修人员,严禁擅自拆卸设备。